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唐代小說集專題討論
Seminar on the collections of Tang’s short story 
開課學期
106-2 
授課對象
文學院  中國文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康韻梅 
課號
CHIN7442 
課程識別碼
121 M341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2,3,4(9:10~12:10) 
上課地點
中文研討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62CHIN7442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1.本課程預訂以一學期時間,擇選具代表性的唐代小說集,進行文本細讀,並就文本內容擬定特定議題討論。
2.本課程主以討論為主。
 

課程目標
培養博、碩班研究生唐代小說的專業知識,以能開創具學術性的研究議題,進而拓展唐代小說研究面向。 
課程要求
1.選擇一有興趣的小說集作課堂口頭報告。
2.依照課程安排進度做好課前準備,研讀參考的典籍、論
文,以便課堂順利進行討論。
3..完成學期報告一篇。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牛肅《紀聞》
牛僧孺《玄怪錄》
李復言《續玄怪錄》
李玫《纂異記》
裴鉶《傳奇》
段成式《酉陽雜俎》
陳翰《異聞集》 
參考書目
基本文獻
史仲文主編:《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上海古籍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一~四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下冊)(臺北:正中書局,1988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上冊)(臺北:正中書局,1989年)
李昉等編 :《太平廣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李時人編校:《全唐五代小說》,(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汪辟疆:《唐人小說》,(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明•佚名輯:《唐人百家短篇小說》,(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唐•牛僧孺等;程毅中點校:《玄怪錄•續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徐松撰,李健超增訂:《增訂唐兩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蔡守湘:《唐人小說選注》,(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唐•牛肅撰:《紀聞》,(臺北:新興出版,1985年)
唐•段成式撰,許逸民校箋:《酉陽雜俎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唐人小說專著
內山知也:《隋唐小說研究》,(東京:木耳社,1981年),中譯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卞孝萱:《唐人小說與政治》,(廈門:鷺江出版社,2003年)
卞孝萱:《唐傳奇新探》,(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小琳:《唐代傳奇敘事模式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88年6月
王汝濤:《唐代小說與唐代政治》,(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
王國良:《唐代小說敘錄》,(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1979年)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李宗為:《唐人傳奇》,(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李鵬飛:《唐代非寫實小說之類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周紹良:《唐傳奇箋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周勛初:《唐代筆記小說考索》,(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年)
周勛初:《唐代筆記小說敘錄》,(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邱昌員:《詩與唐代文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
侯忠義:《隋唐五代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俞 鋼:《唐代文言小說與科舉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徐小梅:《聊齋志異與唐人傳奇的比較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崔際銀 :《詩與唐人小說》,(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陳 玨:《初唐傳奇文鉤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程國賦:《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程國賦:《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程國賦:《隋唐五代小說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程毅中:《唐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程毅中:《唐代小說史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黃大宏:《唐代小說重寫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董乃斌:《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劉 瑛:《唐代傳奇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
劉 瑛:《唐代傳奇研究續集》,(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劉燕萍:《愛情與夢幻——唐朝傳奇中的悲劇意識》,(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
薛洪勣:《傳奇小說史》,(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近人小說相關專著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三聯書店,1995年)
林 辰:《神怪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侯忠義:《中國文言小說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倪豪士(W.H.Nienhauser,Jr.):《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浦安迪(Andrew H. Plake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許麗芳:《古典短篇小說之韻文》,(台北:里仁書局,2001年)
陳文新:《中國傳奇小說史話》,(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
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平原:《陳平原小說史論集》,(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
章 群:《通鑑•新唐書引用筆記小說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程毅中:《古小說簡目》,(台北:龍田出版社,1982年)
程毅中:《程毅中文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楊 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楊 義:《中國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寧宗一主編:《中國小說學通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魯 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
李卓穎:《分類、疆界、身份、《酉陽雜俎》、目錄、筆記》,(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傅大為先生,1994年)

當代理論
Gerard Genette(熱拉爾•熱奈特)著:《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Mieke Bal(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特)著,屠友祥譯:《S/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Shlomith Rimmon-Kenan(李蒙•凱南)著,姚錦清等譯:《敘事虛構作品》,(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
Steven Cohan(史蒂文•科思)、Linda M. Shires(琳達•夏爾斯)著,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Wayne C. Booth(布斯)著,華明、胡蘇曉、周憲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William Kenney著,陳迺臣譯:《小說的分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海登•懷特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
詹姆斯,費倫(Phelan, James)著,陳永國譯:《作為修辭的敘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邁克•克朗,楊淑華、宋慧敏譯:《文化地理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羅鋼:《敘事學導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期刊論文


王小琳:〈唐代「傳奇」名稱問題辨析〉,《國立中山大學人文學報》第3期,1995年。
王小琳:〈論唐代傳奇創作活動的特徵及其對傳奇敘事的影響〉,《中山人文學報第9期》, 1999年8月
王運熙:〈簡論唐傳奇和漢魏六朝雜傳的關係〉,《中西學術》第二輯,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孟昭連:〈論唐傳奇「文備眾體」的藝術體製〉,《南開學報》第4期,2000年。
孫遜 、潘建國,〈唐傳奇文體考辨〉,《文學遺產》第6期,1999年
康韻梅,〈小說敘事與歷史敘事之異同--對吳保安、謝小娥故事的論析〉,《臺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四期》,頁218
康韻梅:〈唐代傳奇與歌行的並作初探〉,《遨遊在中古文化的場域》,(台北:里仁書局,2004),頁89-133。
康韻梅:〈唐代載錄詩事小說的敘事研究-以《本事詩》、《雲溪友議》為考察中心〉,《漢學研究》第二十六卷第四期,2008。
梁瑜霞:〈史傳傳統對唐人小說的影響--兼論唐人小說以「傳」、「記」命名現象〉,《唐都學刊》第14卷第4期,1998年。
陳文新:〈再論唐人傳奇的文體特徵〉,《齊魯學刊》2006年第1 期
談鳳梁:〈試論唐代傳奇小說的幾個特點〉,《文藝論叢》第13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賴瑞和:〈小說的正史化:《新唐書》中的小說成分--以〈吳保安傳〉為例〉,《第八屆唐史年會暨國際隋唐史學術研究會會議論文》,2001年8月
版)》第1期,1985年。

賴信宏:〈越界與回歸:《纂異記》、《瀟湘錄》中小說托寓主題的兩種態度〉,《臺大中文學報》第38期(2012年9月),頁155-201。
王兆鵬:〈20世紀海內外唐代小說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文與哲》第27期(2015年12月),頁391-416。
羅珮瑄:〈中唐傳奇與士人心靈--一個文體的文化史詮釋〉,《東華漢學》第20期(2014年12月),頁127-161。
顏崑陽:〈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的文化原料性、不定式文本再製與多元價值兌現〉,《東華漢學》第19期(2014年6月),頁281-328。
黃東陽:〈《纂異記》所表述「自我實現」中之文人意識〉,《興大中文學報》第39期(2016年6月),頁79-107。
余欣、鍾無末:〈博物學的中晚唐圖景:以《北戶録》的研究爲中心〉,《中華文史論叢》第2期(2015年),頁313-336。
歐陽健:〈從《酉陽雜俎》看神怪小說的真諦〉,《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 (1997年),頁97-106。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1.平日課堂報告、討論成績 
60% 
 
2. 
學期報告 
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3/01  緒言 
第2週
3/08  牛僧孺《玄怪錄》(文本閱讀討論) 
第3週
3/15  牛僧孺《玄怪錄》(專題研究討論)
報告者:詹雅琇、陳雅柔
 
第4週
3/22  李復言《續玄怪錄》(文本閱讀討論) 
第5週
3/29  李復言《續玄怪錄》(專題研究討論)
報告者:李筱涵、陳怡媛 
第6週
4/05  溫書假 
第7週
4/12  李玫《纂異記》(文本閱讀討論) 
第8週
4/19  李玫《纂異記》(專題研究討論)
報告者:孟人玉、羅雅璿 
第9週
4/26  裴鉶《傳奇》(文本閱讀討論) 
第10週
5/03  裴鉶《傳奇》(專題研究討論)
報告者:謝哲煥、盧亮廷
 
第11週
5/10  段成式《酉陽雜俎》(文本閱讀討論) 
第12週
5/17  段成式《酉陽雜俎》(文本閱讀討論)
報告者:陳柏言、盧昱臻
 
第13週
5/24  段成式《酉陽雜俎》(專題研究討論) 
第14週
5/31  段成式《酉陽雜俎》(專題研究討論)
報告者:游喬茵、廖 婷
 
第15週
6/07  陳翰《異聞集》(文本閱讀討論) 
第16週
6/14  陳翰《異聞集》(專題研究討論)
報告者:韓君瑋、陳平瑋
 
第17週
6/21  綜合討論